郑州教师丹麦授课写11万字日记 登当地报纸头条
时间:2013-12-13 17:09 来源:www.sisaneryi.com 作者:四三二一 点击:次
李爱叶老师给丹麦学生上中国课 郑州47中的李爱叶老师被派往丹麦教中文,大受学生欢迎。她教给学生的中国历史和文化,让同学们难忘,她也被当地媒体称为“诺尔高中的中国风采”。昨日,李爱叶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丹麦的短短3个月时间,她也收获了很多,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整整有11万字。从李老师的日记里,我们可以了解丹麦的教育、学生的个性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郑州晚报记者 张勤 实习生 黄增强 丹麦一节课90分钟,备课得一两天 今年8月份,我国确定4位老师参加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到丹麦教中文,郑州47中语文老师李爱叶是唯一一位来自河南的老师。李老师说:“当时的评委中有三位都是外籍的老师,他们的提问都是用的英语,我能够很快地用英语回答,我们的交流没有问题。” 李爱叶虽然教语文,但却有相当高的英语水平。在丹麦哥本哈根的诺尔高中教学的两个多月当中,她上的每一节课都是用英语教授的。刚到诺尔高中时,李老师不是上课,而是听课。每节英语课她都去听,记了很多听课笔记。 丹麦的课程时间安排和中国不太一样,一节课要90分钟,中间只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上一节课,备课时间需要一至两天。”李老师说,每次备课时,她都会先把汉语写出来,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翻译,同时还要对一些特有的名词进行描述性的解释。 第一节课讲“中国式打招呼” 在教学的过程中,李老师发现想让这些孩子们记住讲的内容是非常不容易的。为此她想了很多讲课方式来辅助教学,时而通过中国的民俗歌曲,时而通过一个个形象的故事,将中国的文化精髓传达的淋漓尽致,让每个学生在接触中国文化的同时能够记住更多的中国文化。 中国的月饼怎么说?豆沙馅、枣泥馅、五仁馅,如何让丹麦高中生了解?从李老师的备课笔记上可以看到,中文名词旁边备注了很多英语词汇,都是她上课的时候要和学生讲的内容。 第一节课讲的是“中国式打招呼”。以后每次上李老师的课,学生们都会主动起立喊:“老师好。”下了课也会一起说:“老师再见。”而在诺尔高中,上课和下课是自由的,学生不会起立向老师问好。 丹麦高中生思维活跃,关注民生 “丹麦的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关注的问题也是多样的。”李爱叶老师对此感受深刻。在一位老师的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做一个新闻。每个小组确定的选题不同,有的小组要做一个movie,内容是下周即将举行的丹麦地方选举;第二个小组说他们要为龙卷风做一个新闻专题,有视频有文字有图片,介绍灾难的发生和结果,并告诉人们一些躲避灾难的方法等。 李老师很惊讶,同学们关注民生,思维活跃、开阔。“中国的学生们应该学习国外学生的这些能力。” “自由的学习环境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学生们的纪律性较差。”据李老师介绍,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吃东西喝牛奶,甚至不用打报告就可以自由出入教室。“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课堂上是不允许出现的。” 丹麦媒体称她是“诺尔高中的中国风采” 认真、好学、风趣,李爱叶老师用她的努力和魅力吸引了学生,也引起了丹麦哥本哈根当地媒体的注意。她在诺尔高中的学生把上课的照片发给了报社,当地媒体采访了李爱叶老师并在头条上刊发了她的事迹,称她是“诺尔高中的中国风采”! “这是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次经历。”在为期三个月的教学交流过程中,李老师写下了11万字的日记,这些日记中记录了她在丹麦的工作、学习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李爱叶老师给丹麦学生上中国课日记摘录 诺尔高中初印象 今天是周一,我和苏珊一起去学校! 学校离苏珊家并不多远,我们步行大概20分钟就到了学校。一路上苏珊告诉我应该记住的那些重要标志,还有在路上步行的一些注意事项。 根据安排,我下午去一个叫银斯的历史老师那里听课,银斯也是我的联系老师之一,50多岁,也很热情。 他的班上共有28个学生,真的是女孩漂亮,男孩帅气英俊!几个孩子在没有上课前就跟我打起了招呼,并自我介绍。学生对我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欢迎,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言很积极,思考很用心。这个班级的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上课的时候他们基本不用笔,都在用电脑。孩子们的穿着非常随意,款式,颜色,质地都不讲究,但是一点儿都不影响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自信而独特的魅力! 朋友像什么? 蒂娜老师问我是否愿意回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我说可以!到教室后,她向学生介绍了我,我也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她让学生思考两三分钟,向我提问题。学生们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于是他们在一起讨论准备向我提问。先后有十个左右的学生问我问题,都是关于中国学生的,比如学生什么时间去学校,一天在学校呆多久,有没有家庭作业,教师怎么去学校,中国的班级有多大等。我一一做了回答,学生们踊跃举手提问让我觉得自己在开记者招待会! 课间小憩之后,进行了下一个环节的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讨论思考life、school、friend像什么?结果很出乎我的意料,在讨论“朋友”这个比喻的时候,有学生说朋友像“guns(枪)”(遇到了困难可以解救我们);有个女孩子说朋友像“snowflake(雪花)”(尿上去就无影无踪了!);有个男孩子说朋友像“underwear(内衣)”(为我们遮羞);有个女孩说朋友像“whores(妓女)”(只相信钱包不相信感情)!这些孩子的思维方法和中国孩子真是不一样,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说,相比之下,中国孩子可能更含蓄内敛腼腆一些。 一个重视收藏的城市 走在哥本哈根街头,除了那些作为人文古迹供游人参观的城堡,博物馆,教堂,古塔之外,触眼可及的几乎全是三四层高的旧房子,古旧的砖红色,黯淡的土灰色,新式建筑寥寥可数,几乎没有现代化的高楼,似乎和现代化大都市不相称。然而当你走在被岁月磨洗光滑的青石街上,看着周围的老建筑,你不由自主地就会产生抚今思昔的情怀,目光就会顺着这些建筑这些陈设畅游到遥远的历史隧道中: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个房间都留存着几百年前丹麦先人的痕迹,由此可遥想他们的生活情景;难以计数的博物馆和古塔城堡会原样保存国王大臣或普通平民的生活状态及其生活用品。所以,在这里,历史的线索很清晰,很具体! 在哥本哈根这个并不鲜亮的城市,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他们很重视收藏,很重视历史的保存和传承――任何东西他们都能够找到收藏的方法和价值。 (责任编辑:幽默笑话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