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会员!在线投稿,发布笑话,分享快乐!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杂文随笔 > 文章内容

盲人摸象看杂文

作者: 幽默笑话网 来源: www.ymxhw.com 时间: 2014-01-18 阅读: 在线投稿

  关于杂文,我一直有个很偏颇的观点,即:杂文必须具有批判性和讽刺性。这可能和我的个人喜好有关,我一直偏爱鲁迅、李敖等人的杂文,喜欢那种以嘻笑怒骂的方式针砭时弊的风格。当然,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当代的杂文不可能再用来做“匕首”和“投枪”,因为我们当前所面对的不再是鲁迅生活的那个充满“敌我矛盾”的社会。廖沫沙曾把杂文比喻成“解剖刀”,提到解剖,容易让人联想到没有生命的尸体,我想,如果把当代的杂文比喻成“手术刀”,好象更为贴切。这就要求杂文作者具备外科医生的技术和胆量,所谓的技术,就是要找出病变的位置,然后制定一整套正确的医疗方案;所谓的胆量,就是要有敢于下刀的勇气。
  
  纵观红袖一周以来的杂文,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很多,不懂医术胡乱动刀的庸医也不少。比较好的如晴语的《从传播说开去》,这篇文章与雪堂的《如何用“原罪”解释问题》是姊妹篇。晴语的文章不愠不火,绵里藏针,而且更为可贵的是,该文后边有很多有价值的跟贴,跟贴与主文相辅相成。一家之言,难免具有片面性,而片面性正是杂文创作的大忌,所以这种跟贴与主文相辅相成的互动方式,更有助于克服文章观点的片面性,让读者自己去辩证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更接近于真理的结论。
  
  说到片面性,有必要提一下百媚千红的《拒绝“水浒”的理由》,近几年,对于《水浒传》中滥杀无辜现象的批评文字很多,类似的问题如果想阐述明白,必须要结合元未明初的社会时代背景。如此,非长篇大论一番不可。遗撼的是作者对《水浒传》盲人摸象般的解读,而得出相对较为片面性的结论。清朝人赵翼有打油诗曰:“只眼需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也许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我一向认为,书评影评之类的文章是最难写的,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文化功底的。本周精采的影评很多,我比较喜欢畅游四医院的《[疯评影行]性·谎言·大鸿米店》,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对所针砭事物的切肤之感,这同作者在下笔之前冷静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酝酿是分不开的。杂文写手不可缺失的文化功底指的是什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横贯古今,关健看你想说的是什么。所以有些杂文语短意长、看似简单却饱含哲理。有些却又臭又长,枯燥无味,胸中无物却定要笔下成文。因此,作为一个杂文写手,仅有勇气和胆量是不够的,一个只有胆量却无高超技术的外科医生和屠夫无异。

  另外,还有一种大惊小怪式的杂文作者,某日突发灵感,自以为发现了真理,虽然那真理已被别人嚼过多次,他却仍旧认为很新鲜,然后,言语枯燥,连篇累牍地去证明。这样的文章,读者看了以后会说:你说的这件事,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唯独你刚刚知道。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钱中书先生在《七缀集》里讲的笑话: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在路上遇到下雨,他凑巧拿着一根棒和一块布,急中生智用棒撑着布挡在头上,结果没有被雨淋湿,此人得意之余,觉得自己的发明很有创意,于是兴冲冲地拿着棒子和布到专利局申请专利,专利局的职员听他说明来意,大笑之余给他拿出一把伞。
  
  当前,批判性杂文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好多杂文也只能关注文坛或娱乐圈这点“茶杯里的风波”。所以我们有必要换一个思路,既然“投枪”与“匕首”过于激烈,不妨采用一下类似于胡适先生的那种温和的方式。雨铃霖的《文学:看看,玩玩》大致属于这种风格,例如:“与其推崇‘文以载道’,强调‘寓教于乐’,还不如推崇文以载情来得适当,更不如‘看看,玩玩’来得生动而有真实的意蕴。”——我不一定赞同这种观点,但我欣赏这种态度。另外,我也赞同梁晓声先生所说的“杂文与散文远亲通婚”的观点,在嫉世愤俗的杂文中加一些轻淡平和的散文风格,牧水的《亘古的黑暗》,应当属于此类的文章吧。但是,这种结合也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否则,往往给人造成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比如余慕瑜的《今早的广州,是谁在冷漠地说死亡》,该文叙事的部分太多,说理的篇幅较少,读之仿是一个气愤的人在讲故事。
  
  再罗嗦几句杂文中运用口语的问题,适当的运用口语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样,口语的运用也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过度口语化只会降低文章的魅力。比如昨日王侯的《“好人好报”新论》,看完此文,回过头再看看她先前那篇《读书趣谈三则》,怎么也不相信活泼与呆板对比得如此鲜明的文字出自同一人的笔下。(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别人盗用了王侯的ID)
  
  对杂文的评论与对散文的评论不一样,评论杂文风险较大,因为散文写手一般比较温和,写杂文的这帮家伙却个个象刺猬,无论你说什么,总有人会跳出来争论一番,但,这也正是我喜欢红袖杂文版的原因。来红袖以后,本人抡出的砖头很多,同时,也没少被别人追打,遍体鳞伤之余却死不改悔,因为喜欢这种交流方式,通过这种交流也结识了很多朋友。我非常赞同听雨馆主在《鲁迅为何与人“掐架”》一文中所持的观点——“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掐架”。前人有云:最好的批评都是称誉。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在交流中探寻,在探寻中求证,在求证中解读。”

  2004年3月6日

  • 上一篇:杂文的阅读魅力
  • 下一篇:怎么写杂文?
  • 相关阅读

    发表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