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会员!在线投稿,发布笑话,分享快乐!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幽默笑话网 > 杂文随笔 > 文章内容

也谈本体杂文

作者: 幽默笑话网 来源: www.ymxhw.com 时间: 2014-01-17 阅读: 在线投稿

也谈本体杂文

  2007年03月19日01:33   郑敏 中国文化报2003年7月9日


  杂文是杂交品种,边缘文体,它的强盛的生命力以及灵活多样性,是文学家族中诸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等的其他文体所无可匹比的。而时下的杂文何以竟弄成好似一个模子翻制出来的“硬梆梆的短评”(茅盾语)呢?实在叫人匪夷所思。严秀(曾彦修)亦云:“鲁迅的杂文就什么形式都有,唯一不用的形式就是摆开架势扳着面孔的枯燥杂文。”但我们的一些杂文作者正好反其道行之,根本不琢磨杂文形式变与不变,不变中又变的机理,就喜欢炮制坐而论道、空洞说教的“枯燥杂文”。这怎么能不将杂文弄成面目可憎,令读者讨厌的劳什子呢?写好一篇杂文,不独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等等谓之内容的东西,而用怎样得体相宜的形式与之相配,生动、形象、悦人眼目地将它表现出来,怕是尤为重要的。优秀成功的杂文家的创作经验,也足以印证这一点。所以,研究杂文的形式,并且花大力气倡导杂文形式探索的风气,于杂文理论建设和杂文创作实践之意义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文学的文体,其形式演化的玄机,无非在于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不变中有变,变中又有相对稳定的不变的内核存在。杂文的形式也不例外。如果要给杂文的形式大致分类的话,笔者以为可取二分法,即将杂文分为本体杂文和变体杂文。本体杂文是杂文的原种文体,而变体杂文则是杂文的变异文体。此类情况其他文学文体也有,但杂文尤甚。杂文隶属于散文这个大类,所以,本体杂文也可以称之为散文体杂文,是杂文的基本形式。
  从杂文源流的考辨中,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散文、外国随笔小品、报章体政论的类杂文对杂文的诞世有着孕育催生的作用,杂文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自1918年4月《新青年》辟设《随想录》专栏标志杂文问世以来,杂文的形式也不是一朝定型,骤臻完备,而是不断演化,逐步规范,渐趋成熟的。不妨来简略考察一下1918年至1927年不足10年的杂文发展史,是不难看出本体杂文的形式由雏形向定型逐渐演变的轨迹的。
  在《新青年》辟设《随感录》专栏的推动下,“五四”时期的进步报刊竞相开辟《随感录》专栏,一时蔚成风气,这是杂文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从文体特征上来考辨,除极个别的篇什(如鲁迅的《随感录?三十五》)堪为上品的杂文之外,绝大多数的《随感录》则是兼具新闻性和政论性的时事评论,尚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杂文,新闻时评的政论胎痕显而易见。这是杂文草创时期的必然过程。嗣后不久,又由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起设立《什么话》专栏,即照章引录其他报刊上可供批驳的荒谬显见的现成材料,最后加上作者的简短评论或不加评论,直斥为“什么话”?!受此影响,当时不少进步报刊也多有开辟《什么话》栏目的。在《新青年》同人中,除胡适外,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也参与辑集《什么话》的工作。《什么话》是杂文体裁的特殊样式,对增强杂文的战斗性不无积极的作用,而引文的过于冗长繁琐和议论的太过省略是它的欠缺,后来杂文形式的渐趋完善弥补了这欠缺。现在杂文创作中“据报载”的写作习惯,追根究底起来,它的渊源潮头能说不就是当年的“什么话”吗?作为“杂文”同义词的“杂感”,最初是作为栏目名称,于1919年由《平民教育》和《晨报副刊》相继开辟,后来其他报刊也有效尤的,而究其实,是与“随感录”名异实同,仍属兼具新闻性和政论性的时事评论,算不得规范的杂文。但经过数年的演进,到了上世纪20年代初期以至中期,《晨报副刊》上的“杂感”才摆脱时事评论的窠臼,成为规范化的杂文文体,真正意义上的“文艺性的论文”。作为独立的文体形式的“杂感”,其影响之大表现有二,一是“随感录”的名称逐渐被“杂感”所取代;二是人们约定俗成认可了“杂感”与“杂文”的同意,经常互指。“闲话”的出现在中国现代杂文发展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杂文的文体形式趋向成熟,臻于典范。尽管“闲话”的始作俑者是《现代评论》的张奚若和陈西滢,而真正娴熟地运用“闲话”的样式,将杂文的文体形式提升到艺术化境的是《语丝》。从1925年至1927年,《语丝》以《我们的闲话》、《大家的闲话》等为栏题相号召,发表了大量的“闲话”杂文,在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致人们将此类杂文称之为“语丝闲话”或“语丝文体”,并称这一时期为杂文的“闲话时代”。倡导并实践“闲话”杂文的首功当归属于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其他“语丝派”同人林语堂、钱玄同、江绍原、刘半农、孙伏园等的功劳亦不可没。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见出,“杂感”和“闲话”是本体杂文的规范典型的形式,我们所能读到的和杂文作者通常创作的,居多都是此类形式的本体杂文。那么,我们再来探讨本体杂文的文体特征。
  一种文体林立于文学世界,总有它稳固不变的可以称之谓内质的东西存在着,昭示这种文体最本质的特征,否则,这种文体就必然要被其他文体所同化。比如诗歌的分行排列、讲究格律音韵,小说的虚构情节、注重人物的塑造刻画,戏剧的运用对白、受制于舞台空间等等,则是它们相应文体最本质的特征。杂文最本质的特征就存在于本体杂文之中,无疑就是——议论。可以说,没有议论,就没有杂文;没有生动、形象、精彩的议论,就没有好杂文。再就文体的类属而言,杂文归在散文的范畴,所以作为散文体的本体杂文必然带有一般散文的文体特征,而杂文又是散文中较为特殊另类的文体,则其文体特征也必然卓尔相异。与一般散文的文体特征相比较来考察,本体杂文,或曰散文体杂文的文体特征,是否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夹叙夹议,以议为主”。议论即批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杂文的议论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在文章结构上的特征,本体杂文与一般散文是基本一致的,就是“形散神凝”。
  最后,笔者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即是:决不能将本体杂文与模式杂文或公式杂文划等号。是凡文体意识强烈、个性追求执著的杂文作者,在他们的本体杂文的创作中,总是力求其变化的。鲁迅是这方面永远值得学习师法的典范楷模。不信,可以从鲁迅的杂文集中任选若干篇本体杂文试作比较,是一定同中有异,决不雷同,一篇有一篇的精彩的。在杂文创作上,乃至一切文学文体的创作上,模仿他人,重复自己,不是庸懒,就是低能的表现。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 上一篇:鲁迅一生创作了多少篇杂文
  • 下一篇:杂文的阅读魅力
  • 相关阅读

    发表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