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会员!在线投稿,发布笑话,分享快乐!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幽默笑话网 > 杂文随笔 > 文章内容

杂文的功能与民主作风

作者: 幽默笑话网 来源: www.ymxhw.com 时间: 2014-02-07 阅读: 在线投稿

郭根群 个人文集

目前,我国已有十余种杂文刊物在全国公开发行,有些散文和法制等类的刊物也专出杂文版,除一些党政机关报刊外大部分报刊、网站都设有杂文或言论专栏。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快,社会舆论环境比较宽松,广大人民群众都十分热爱杂文。因为杂文在当今起到了针砭时弊、批评世俗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但是,当前杂文在一些地方党政机关却不受欢迎,有些领导干部听惯了表扬害怕批评,不喜欢杂文,更不希望别人喜欢杂文。甚至把杂文视为“异端邪说,”致使杂文在一些地方党政机关没有市场和生存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杂文的批判功能和一些党政机关缺乏民主观念所致:

首先是一些党政机关听惯了表扬,害怕杂文的批评。杂文的重要功能就是批判性。在鲁迅那个年代人们把杂文比作“匕首”和“投枪”,现在人们把杂文比作“手术刀”和“银针”。在过去,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先驱们用杂文反思历史、唤起民众,为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纪元冲锋陷阵,成为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当然这已成为历史。但是鲁迅的精神并未过时,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当今,杂文虽然已经没有这种社会功能了,但是杂文的批判功能没有变。否则,就不称其为杂文了。现在没有什么文种比杂文更具有针砭时弊和批评世俗的功能。所以人们把它比作“手术刀” 和“银针”是很有道理的。它批判尖锐、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以理服人,既反思历史,又关注社会和人生。它既是我们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医治我们身上疾病的“手术刀”和“银针”。又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和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读后让人拍案叫绝。即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是一团和气,也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但是,当前我们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却不是这种精神,他们缺乏民主作风,丢掉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养成了“表扬自我表扬”的作风。如,每到年终岁尾一些地方党政机关撰写的年终总结、工作报告、或是个人的述职报告还包括各类座谈会,不论工作干的好与坏,一律都是“二、八”开模式,即八分成绩,二分不足,有的根本不谈问题和不足,形成了通报工作说成绩、人人发言谈成绩、领导总结讲话论成绩的固定模式。哪有开展批评、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的意思?其次是一些党政领导唯我独尊,哪有杂文的舆论氛围。当前一些党政机关长期形成的“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工作方法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缺乏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地方党政机关一把手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中“嘉禾事件”就是突出的一例。发扬民主往往是靠一把手的个人素质、水平而定,没有真正形成民主决策和有效的制约机制。如近几年在安徽省出了这么多贪官,其中有20多个县(区)委书记因贪污受贿被查办,占全省县(区)委书记总数的六分之一。在近期河南省举报犯罪的统计中有72%的举报人是普通群众。我们一些党政机关的监督机制到哪里去了?目前在一些地方党政机关只能唱赞歌,不能谈批评,更不能监督领导,所以不少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只能是缄口不言,保持沉默,预防不测。一些地方党政机关召开的座谈会,征求意见会没有批评监督的实质内容,只是轻描淡写的作秀行为。那有杂文的舆论氛围?再次是一些党政机关唯心主义盛行,岂能让杂文说话。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党政机关逐渐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学习宣传工作。一些宣传舆论部门把宣传工作的重点大都放在大肆宣扬本地的政绩上。一些地方报纸刊登的大都是形势大好,不是小好的文章,哪有群众批评的声音?还有些地方干脆撤掉杂文或言论专版、专栏,无意把原本有序的群众舆论赶上了无序的社会。一些地方电视的屏幕,成了主要官员的生活起居录,哪有群众的影子。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和浮夸之风大有泛滥蔓延之势,他们不顾客观实际,缺乏忧患意识,无限放大成绩,报喜不报忧。把盆景放大成大树,把树木虚幻成森林,为当地制造虚假政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象一位杂文作者说的那样“我们能上太空,但治不了假大空”。一句话,他们缺乏民主作风,也就是缺乏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岂能让杂文唱“反调”?

总之,杂文的生存与发展和社会的开明、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当今,我们的社会还是比较开明和开放的,这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党政机关目前的一些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杂文和批评监督在一些地方党政机关还缺乏宽松的条件和空间,这一切都与一些地方党政机关缺乏民主作风和几十年形成的老思路、老办法,特别是缺乏批判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正是杂文在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 上一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下一篇:小班教育随笔:适时的放手,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
  • 相关阅读

    发表笑话